木耳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种植黑木耳走上致富路大众日报 [复制链接]

1#
彭洋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本报记者都镇强张蓓

本报通讯员刘涛王光军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潍坊峡山区的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黑木耳大棚,映入眼帘的是用线穿起吊在棚上的菌袋,菌袋上布满了形态不一的黑木耳。王家庄子村村民宿连洪去年与人合伙承包了该大棚,他与创健公司签订了合同,公司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还承诺以保护价回购黑木耳。

近年来,潍坊峡山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做好政策兜底保障,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聚焦精准,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取得良好成效。其中,越来越多的峡山区农户通过种植黑木耳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黑木耳种植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难的瓶颈,成为峡山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精准扶贫的最有效途径。在产业扶贫方面,峡山区已经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变“输血”为“造血”,探索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把发展黑木耳产业列为全区“五位一体”的民生工程之一。

“黑木耳易打理、产量高,除了大棚悬挂种植外,还能在露天大田摆放种植,只要有优质菌袋,种植期内仅需要控制好湿度就能实现丰收。”技术人员刘文臣介绍,黑木耳一年可生产两季,每亩大棚可挂黑木耳菌包5万袋,露天每亩可摆放1万袋,每袋纯利润0.9至2元。每年每亩大棚可以实现利润9至20万元,每亩露天生产可实现利润1.8至4万元。

“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们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培育富民产业,把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探索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峡山区扶贫办副主任李志鹏告诉记者,有了致富产业,就有了脱贫路,去年一年,全区已种植黑木耳57万余袋。

为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了峡山黑木耳产业综合体,专注于黑木耳的技术研发和种植推广。该公司与各种植基地和种植户签订了黑木耳种植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全程免费技术指导,并确定了最低收购保护价29元/斤。“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减少了生产投入成本和市场风险。据了解,潍坊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带动黑木耳种植面积10万亩,成为峡山区精准扶贫和农户增收的有力保障。

“村集体有了收入,班子也团结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峡山区郑公街道前铺村党支部书记高洪勇说。前铺村共有名村民,是个典型的库区村,虽然村里承包地有多亩,但前些年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原来,自年以来,该村土地承包费用一直没收上来。通过综合治理,前铺村共补缴土地承包费用万元,且全部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峡山区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谋划推动,建强脱贫攻坚主心骨,激发内生动力。去年以来,该区重点针对“农村宅基地清理、农村承包费拖欠和村内历史陈欠、社会抚养费欠缴、信贷不诚信”四大类问题,通过精准摸底找问题、发动群众找办法、建章立制促长效,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提升村“两委”号召力。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使村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领路人。

近几年,产业扶贫在峡山区落地生根,逐步探索形成了有机园区扶贫、金融分红扶贫、合作社扶贫、就近创办企业提供打工机会扶贫等可复制推广而且能稳定增收的扶贫模式,共建立精准扶贫基地7个,73个省定贫困村、个插花贫困村的1万余人参与受益,汇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原动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